有 Serif、「襯線」或是「字腳」的字體,無論是西文或是中文,都是字體的一大類。無獨有偶地,無論是西文還是中文,有襯線的字體都是在活版印刷中首選的活字字體。
香港著名的字體設計師許文翰先生曾說過:「字體的「創新」,字體設計師必須從華人的閱讀生活中找出有待解決的問題,思考並找到可行的切入,以問題解決(problem solving)的角度,透過字體設計找出解決方案。」(原文)從這個角度去看,東西方世界都不約而同地以有襯線體來應對活版印刷,必然是有其實際上的原因。
在維基百科裡引用Edward Catich神父的說法,西方的襯線體可能源於古代刻石時,先以畫筆把羅馬字母畫在石頭上,然後再由石匠按字跡雕刻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字體的襯線。
以筆刷寫成的字母,自然地帶有襯線 |
不過另有一種說法,字母筆畫的頭尾帶有襯線,是因為在石上刻完字後, 石匠要把筆畫頭尾修得平滑(因為那個位置較容易崩裂),因此便形成襯線。但是到了活字版印的字代,選用襯線體是因為襯線體閱讀起來,比較清晰。但橫向較幼的筆畫在多次印刷後,會比較易損壞,所以刻字匠便把橫向筆畫的頭尾,以及轉接位都加粗,這樣便形成了今天西文的襯線字。
在中國, 在北宋以前是以雕版來作印刷用的,畢昇在雕版的基礎上,發明了活字印刷術。起初,活字的字款還是跟隨雕印刷時那樣採用楷書的,到了南宋時,活字的字款慢慢從楷書的基礎上,演變出一款筆畫相對平均,筆畫首尾稍為加粗的字款。在經過元朝以後,到了明朝便出現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那款「橫細豎粗撇如刀,點如瓜子捺如掃,橫筆末端小三角」的宋/明體字型了。
北宋雕版印刷書籍 |
南宋的印刷書籍 |
在金屬活字出現以前,古代中國先是用膠泥,後來以木粒作活字。其實兩者也是面對同一問題,橫向筆畫的首尾容易破損(另一個原因是在印刷時,筆畫首尾可能會因沾墨不足的原因而變得模糊,加粗頭尾能改善這情況。所以算是早期的黑體字,其筆畫首尾原本也是會稍為加粗的,到了電腦時代,為了應對螢幕的顯示問題,很多現代的黑體字才取消這筆畫頭尾的加粗部份),因此宋/明體字就模擬書寫的習慣而加上「三角」形的襯線。而另一個宋/明體字形成的原因,顯是因為宋/明體字的字形較多直線,比起原本較多曲線的楷書字形更易於雕刻,對雕刻匠技術的要求較低。
在探討和開發新的字型時,對字型筆畫形態在實際的作用,如何去應對各種不同使用情況上的考量,這是一個重要的方向。
明代的印刷書藉 |
在探討和開發新的字型時,對字型筆畫形態在實際的作用,如何去應對各種不同使用情況上的考量,這是一個重要的方向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